图为:精神科医生刘运琴(右)从热心太婆手中接过捐赠的旧衣服
收集旧衣服,是武东医院精神四科的特殊“副业”。
该院经常收治流浪的精神疾病患者,这些患者衣衫褴褛、意识不清,甚至说不出自己的名字。
3年前,医院精神四科开始收集旧衣服,消毒晾晒后提供给这些无名患者。如今已收集数百件旧衣服,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。据粗略统计,近3年来已有百余位患者穿着“百家衣”顺利度过治疗期。
医生驱车近30公里收旧衣
前日早上9时许,武东医院精神四科科主任刘运琴来到了汉口红旗渠路金色雅园。
“今天挺顺利,没堵车,一下子就到了。”刘运琴43岁,直率爽朗,她从医院过来的路程近30公里,为此她专门起了个大早。
“收集旧衣服这件事,没有热心人帮忙可不行。”记者顺着她指的方向,看到了两位等在路边的七旬太婆。其中,75岁的苏太婆曾是医院的老职工,她和身边好友一直义务在附近小区和亲友间募捐旧衣。“现在基本上每两三个月就能攒到一大批。”太婆一边说,一边指了指身边的好几个大包裹。
一番寒喧后,刘运琴将这些包裹一一搬上车。她介绍,这些衣服将被送到医院定点的消毒站清洗消毒,晾晒后送给医院里的无名患者们穿。
有患者刚来时破布裹身
由110或救助站转送到武东医院的精神疾病患者,多半收在精神四科。在夏季和冬季的高峰期,有时候一个月能收治20多个。
“其中不少人的状况之糟,常人没法想象。”刘运琴说,“一些人被送来时,身上根本没衣服,仅裹着一块不成形的破布片,还有的身上甚至连破布都没有。更糟糕的是,由于患有精神疾病,他们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,也说不清家在哪。”刘运琴叹了口气说,不少患者身上还有外伤、皮肤病。
就在上周,科室收治了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的流浪患者。这名患者骨瘦如柴,身上多处外伤,肋骨断了一根,整个人又脏又臭,蓬头垢面,脸上的胡子几乎一尺长。“乍一看,我们以为他是个老汉,洗干净后才发现他很年轻。”刘运琴说,经过近一周治疗,这名小伙病情终于稳定下来,医护人员得知他仅29岁,上过大学,暂时不知道更多信息。
捐来的旧衣服派上大用场
“这些患者在治疗期间,洗换的内衣、袜子由医院统一购买。外面穿的衣裤,尤其是御寒衣服,主要靠这些捐助来的旧衣服了。”刘运琴说。
“一批又一批患者入院、出院,这些衣服起到重要作用。”刘运琴说,“衣服发给患者时,他们显得很开心。在治疗期里,他们能穿上整洁、舒适的衣服,对康复大有帮助。”
刘运琴介绍,一开始收集旧衣服,知道的人少,收来的量也少,“经过口口相传,现在情况好了很多,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进来。”
媒体链接:# 第6版 (图文:医生募捐旧衣持续3年不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