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武汉市武东医院!
专病介绍

就医指南

  • 就医须知
  • 门诊指南
  • 住院指南
  • 医院交通图
  • 医保政策
  • 联系我们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健康知识 > 科普文章

健康知识

气温降血压高

发布人:中医科 姚沛   日期:2014-12-02   点击次数:18432     近日天气突然转凉,气温骤降,但是许多来就诊的患者血压却突然升高了,有的甚至出现头昏,四肢麻木等不适。众所周知,秋冬季节血压升高容易导致心、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,而心、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相对较高,所以秋冬养生调护降低心、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要予以重视。
    气温下降了,血压却升高了,大量调查表明,气温下降时,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:①机体为了保持体温恒定,减少散热,毛细血管会收缩,这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;②气温低,出汗少,使血容量增加;③秋凉之后,食欲增强,人们往往进食过量的碳水化合物、脂肪,这些食物会同时增加水分的摄入及滞留,致血容量增加;④天气寒冷,散热快,为了保持体温,人体交感神经兴奋,使血压升高,⑤天气寒冷人们往往会进食更多盐,也容易导致血压升高。
    我们可以做到哪些来控制好血压降低心、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呢?
    1、避免身体受凉:气温突然下降之时,高血压患者会感到很不舒适,因为寒冷刺激,可使全身血管突然收缩,血压升高,甚至发生心肌梗塞。高血压患者多为老年人,而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耐受性明显降低,,高血压病人不能和健康人一样的“秋冻”,要注意保暖,随时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,避免冷空气的刺激。
    2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: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测定血压,以掌握血压的动态,遵医嘱坚持长期服用降压、保护血管和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,以调整血压,使之接近正常或保持正常。如果随意停药或自行加大降压药物用量,使血压忽高忽低,血管承受的压力不稳定,也容易导致脑卒中。
    3.要保持心态:情绪激动是引发血压突然升高的最常见原因。人们都知道,着急、生气、惊恐可使血压突然升高,但往往忽视过分高兴也同样也会使血压突然升高。因此,高血压患者不但要避免生气,也要防止“乐极生悲”。
饮食宜原则:以选择低盐、低胆固醇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高的食物为宜。应当多吃一些产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,如瘦肉、鸡、鱼、乳类及豆制品,少吃油腻食物,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,其中包括通过酱油、咸菜、味精等调味品摄入盐的量。咸(酱)菜、腐乳、咸肉(蛋)、腌制品等钠较高,应尽量少吃或不吃。要限制肥肉、动物油脂(如猪油)、奶油糕点等高脂肪和蛋黄、动物内脏、鱼子及鸡皮、鸭皮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。食用油可选用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“素油”,亚油酸,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,防止血管破裂,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。
    秋冬季节,高血压患者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,如果出现头昏,乏力,肢体麻木等不适应应该及时就医,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。

鄂公网安备 4201070200039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