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武汉市武东医院!
专病介绍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健康知识 > 常见疾病

常见疾病

那些年对精神疾病的误解

发布人:市武东医院精神二科 郑海波   日期:2018-12-07   点击次数:20511     精神病、精神科医生、精神病院,当看到这三个词的时候,大家脑海里肯定浮现出许多有关精神病院影视作品的画面,高耸的围墙、冰冷的铁笼、令人抽搐的电击,在那里只有疯子与恐惧。不得不说精神科是众多临床科室中比较特殊的一个,其治疗方式也很特殊,但在精神疾病知识尚不能普及的今天,许多患者和家属甚至社会,对精神病院和其治疗有着很多误解。
    误解一:“精神病”与你我无关?
    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,当心理健康问题达到一定程度,便成为精神疾病,例如最为常见的是睡眠、情感障碍。由于现在社会压力的加大以及环境质量的恶化,精神病人数量在我国呈不断增加趋势,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。有数据统计,2014年我国精神病患者在1亿以上,平均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,但72.3%的人不知道自己患病。换言之,我们自己、家人或者朋友,都有机会和精神疾病扯上关系。而且我国重度精神病患者超过1600万,致残率高达60%,自杀率达30%。精神科医务人员的严重不足和卫生资源的分布不均,与逐年上涨的精神病患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我国目前精神卫生的现状还是很严峻的,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。
    误解二:“精神病”=“神经病”?
    在生活中常常吐槽某人做些有失体面、不可理喻的境况时,最常用的就是“神经病啊”;再或者路上看到了疯言疯语的流浪者第一印象就是“神经病吧”。其实这里就是绝大数人对于“精神病”和“神经病”的一种误解,举个简单的例子 :人好比一台电脑,硬件就好比神经,程序软件就相当于精神,两者各司其职,又相互影响。概括的说“神经病”分为刺激症状 (疼痛、麻木)和破坏症状(无力、瘫痪);而“精神病”是知、情、意、行的不协调,引起的精神行为异常。但当神经疾病发作在脑部,则会引起一些精神行为的异常;精神疾病的每次发作,则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,长久的积累会有神经疾病的发生。所以“精神病”不等于“神经病”。
    误解三:“精神病”会传染,精神卫生医务人员很可怕?
    孔子曰:与不善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,亦与之化矣。那么长期与精神病患者接触,是不是也会变成精神病?因此很多人听说是精神卫生的医务人员,会惧怕和排斥,这里或多或少会受影视作品的影响。曾有个精神科医生出去相亲,当对方得知其职业后,吓得仓皇而去,或许这只是饭后闲谈。
   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精神病绝不是传染病,其主要受生理及遗传、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。其次精神卫生医务工作者并不会久而久之成为精神病,也不是暴力狂,更不是电击狂人杨永信,我们更多的是给精神病患者家的关怀和爱护。最后相比与其他临床工作者,精神卫生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大,工作环境差,更需要社会的关怀和理解。
    误解四:“精神病”患者都是疯疯癫癫、胡言乱语、生人勿近有暴力倾向的危险人物,并且无法治愈?
    这只是部分精神病患者发病时的表现,而真正有暴力行为的只占精神病患的5%,可能由于大众媒体的渲染和报道,以至于令人印象深刻。其实大多数患者都有善良可爱的一面,接触和正常人相差不大,部分患者接触比较被动、内向、退缩。
    在和众多精神病患者和其家属的接触中,发现绝大部分患者都对回归社会存在很大的恐惧,害怕无法适应社会,害怕其他人的目光。而患者家属则担忧会因此败坏家声,羞于让人知道家里有人患病。而且由于精神疾病治疗周期长,反复发作,大多数人都认为无法治愈,其实和众多生理疾病一样,早期治疗,定时复诊服药,治愈机会越高,并能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;同时长期治疗费用相对较高,家庭负担重,绝大数家庭苦不堪言,缺少家属的关怀,长期置于精神病院,有的甚至锁在家中或者在外流浪,延误治疗。因此远期预后很差,尤其是男性精神病患者更为明显。其实亲友的关怀和支持,及社会的体谅和接纳,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巨大作用,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,贡献社会。
    未病先防,治在未病,在觉得情绪受到严重困扰、精神心理压力过大,或身体发出警告时,都应该积极寻求专业辅导,采取预防。同时希望广大群众对精神疾病有正确的认识,对患者投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,同时对我们医务工作者多一份理解和支持。



鄂公网安备 42010702000394号